CORE BUSINESS
核心业务
6月25日,以“开放合作·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如期举行。众多海内外客商跨越山海奔赴而来,共聚大美青海,共谋发展良机。
青海锚定产业“四地”建设目标不动摇,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探索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本届青洽会全方位、立体化呈现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成为外界了解青海、认识青海的重要窗口,吸引了全球目光。
生态文明建设有硬核答卷
生态文明高地展区,参观者众多。
青海省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关键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占据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生态文明高地展区,人头攒动,观众纷纷驻足,感受青海守护“中华水塔”的坚定担当。这里集中展示了青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所交出的一份份硬核答卷。
透过青海生态之窗的大屏幕,青藏铁路五道梁北大桥附近的画面清晰呈现,一只只藏羚正悠闲地觅食。展区内的一张张图片,向观众诉说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湖国家公园(候选区)的建设成果。展区内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图片墙同样吸引着众多目光,生动展示了青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从展区放眼青海的广袤大地,一组组数据见证着巨大变化。藏羚种群数量从濒危时的不足2万只,恢复至如今的7万余只;青海湖普氏原羚数量增长超过13倍;鸟类种类也显著增加。这些实实在在的成就,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生动诠释。
盐湖产业奔向“世界级”
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展区,通过实物展示与现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展现了青海盐湖产业的发展成果与科技创新实力,让更多人看到了青海盐湖产业如何朝着绿色低碳高端的方向大步迈进。
展区内,参观者围在展柜前,阅读氯化钾、碳酸锂、镁合金锭、锂电池等实物的文字介绍。见状,工作人员立刻上前,热情地介绍起青海盐湖产业创新的故事:“如今,青海钾肥年产量74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7%,全球最大钾肥基地实至名归。碳酸锂年产能13.5万吨,全球首个原卤提锂项目投产彰显技术领先优势。”
展区的另一侧,观众沉浸在VR互动、裸眼3D等前沿体验项目中,仿佛置身于察尔汗盐湖的梦幻美景之中。格尔木梦幻盐湖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业务拓展总监刘倩介绍:“察尔汗盐湖景区作为青海打造产业‘四地’、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颜值担当,已经整装待发。希望通过这些创新的展示和体验方式,让大家提前感受盐湖的魅力,向世界展现盐湖产业的非凡魅力与绿色创新成果。
看“绿电”点亮中国
北京展馆的机器人备受欢迎。
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展区,观众们近距离领略高原夏都如何凭借“绿电”点亮中国。
展区内,光热蓄能模型、抽水蓄能模型以及沙戈荒流域一体化基地等展示沙盘格外引人注目。参观者围在前,不停询问工作人员,有的拿出手机拍照记录。工作人员在一旁耐心介绍,让大家了解到光伏电站、风电场、“绿电”输送通道与当地地形地貌的紧密联系。
如今,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高达94.6%,新能源占比达到70%。“青电入豫”“青电送粤”“青桂直流”等项目,让青海的绿电跨越山海实现绿电南输。
“原来这些沙盘背后是这么硬核的科技创新故事。”听了工作人员的解说,来自江苏的参展商周卓浩感慨:他对青海在清洁能源发展中的资源优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未来与青海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充满期待。
绿色算力展区则体现冷凉高原崛起“数字新蓝海”核心主题,依托得天独厚的冷凉气候、区位交通与100%清洁能源优势,青海全力打造全国首个“绿色算电协同发展示范区”。展区内,科技感满满的机器人更是带领观众触摸未来。
高原绿色产品飘香
青海坐拥全球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展区,观众了解着高原特色品牌的发展之路。如今,青海牦牛存栏654万头,占全国的40%。青海三文鱼产量占全国的36%、出口量占97%。柴达木枸杞品牌价值92.5亿元,高原冷凉蔬菜供港超70万吨。
山川河流、草原牧场是大自然赋予青海的珍贵资源。从青青草原上自由自在的牛羊,到高原田地间茁壮生长的冷凉蔬菜,再到黄河库区畅游的冷水鱼,“青”字号农畜产品带着高原的纯净与自然,走向全国各地的餐桌。
环顾展区,青海冷凉蔬菜、藏羊牦牛、青稞饼干、枸杞沙棘原浆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人气最旺的要数各类特色美食展位,拉面、三文鱼、牛羊肉等美食飘香,观众、参展商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购买特色产品。
牦牛酸奶、曲拉、酥油等特色产品展区前,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介绍推荐、打包产品一刻不停。来自江苏省的客商高先生参观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展区后感叹,纯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是青海农畜产品的底气,他准备选购一些青海特色美食带给亲朋好友。
大美青海向世界发出邀约
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展区,银火锅吸睛亮眼。
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展区以青海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为主色调,将观众瞬间带入了大美青海的怀抱。展区划分为生态旅游、精品剧目、文化创意、多彩非遗、文旅消费、数字文旅6大板块,全方位、多层次地集中展示青海的文旅资源、新型业态以及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踏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青海大地,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令人目不暇接。湟源排灯、银铜器、河湟剪纸、河湟皮影、湟中堆绣等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他们将青海古老技艺从民间带向了世界舞台。融合地方特色与现代美学的“青”字号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展现了青海文创产业的广阔前景。
在数字文旅板块,“智游青海”小程序成为焦点。现场,工作人员为观众演示小程序的功能,在线咨询、实时解答、文旅惠民、省钱省心,让游客轻松解锁大美青海,畅享智慧旅程。科技赋能文旅,正推动着青海文旅领域产业焕新。
青海,正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展现着生态旅游的魅力。无论是追寻地质演化的足迹,还是探索高寒生态系统的奥秘,青海都将为游客带来一场难忘的旅行体验。